因素之十,《三国演义》的影响
毫无疑问,读《三国演义》的人一定比读《三国志》的人多。《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演义小说,里面有真有假,真假难辨,很容易使人把虚构的故事当成是历史来看待。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神化”得最厉害的人物,但被“神化”了的诸葛亮恰恰符合国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国人需要这么一个智慧的形象。所以,诸葛亮的故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三国演义》作者对诸葛亮的形象塑造,主要以捏造功绩为主。比如“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空城计”、“三气周瑜”、“火烧上方谷”等等。实际上,诸葛亮是一个“奇谋为短”的人。小说所赋予诸葛亮的这些计谋,往往是其他历史人物所使用过的,而诸葛亮自己则根本没有用过这些计谋。
明代冯梦龙曾编过一本名为《智囊》的书,把古代人的智慧罗列书里,其中就有“空城计”,“草船借箭”等故事。《三国演义》作者采用的手法类似于冯梦龙,只不过他把古人的智慧都按在了诸葛亮一个人的身上。
文章摘自 《草根解读孔明真相》 作者:剑歌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