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智慧化身诸葛亮是怎样走上神坛的

     作者:剑歌 来源:新浪读书

    诸葛亮画像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诸葛亮一直被视作智慧的化身。特别是当《三国演义》问世后,人们对诸葛亮的顶礼膜拜更是达到了的登峰造极的地步。正如鲁迅先生所批评的那样: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如何走向神坛的呢?笔者以为,促使诸葛亮走向神坛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因素之一:诸葛亮的自我包装

      早在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时候,就常常抱膝长啸,以管仲、乐毅自居。管仲以治理国家见长,乐毅以攻城拔寨为先。年轻的诸葛亮向世人宣告:我兼此二人之长,我既能政坛扬眉,又可沙场凯旋。

      诸葛亮还借助亲友们的力量,成功地把自己包装成了“卧龙”。诸葛亮的老丈人黄崇彦、诸葛亮姐姐的公爹庞德、庞德公的朋友司马徽、诸葛亮的朋友徐庶一干人等,都对诸葛亮的形象包装予以过一臂之力。

      等到诸葛亮进入蜀汉高层以后,他也把“形象包装”带进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严厉打击那些敢于冒犯自己的人,将目中无人的彭羕捉监处死,将言语不敬的缪立废官为民,将怨言满腹的魏延致于死地。

      诸葛亮实施严刑峻法,改善了蜀汉境内的治安环境,但也压制住了民主的声音。蜀汉政权的话语权,基本被诸葛亮一手操控。而整个蜀汉国家更是出现了“国不治史,注记无官” 的局面(《三国志。后主传》)。结果搞得陈寿在写《三国志。蜀书》时,竟然找不到足够的史料。于是,杨戏的《季汉辅臣赞》这种赞美诗集便被大量引入了《三国志。蜀书》中。

      在三国中,吴、魏虽也有粉饰自我的倾向,但远不及蜀汉那么严重。吴主、魏主都曾和自己的史官有过认真的谈话,并表明了他们对历史的尊重。所以《吴书》、《魏书》均记载了曹操孙权的大量劣迹。而在《蜀书》中,刘备、诸葛亮的缺点被掩盖了。后代人被《三国志。蜀书》蒙蔽,还以为诸葛亮真是一个完人呢。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