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曹操攻取汉中的作战,可能很多人以为,这次作战并没有什么激烈的交战,对手也不强,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内容。确实,本次作战,虽然时间不短,但是实际上在汉中作战的时间很短。不过,本次作战,有三个问题还是很值得探讨一番的。 其一,曹操究竟是怎么攻取阳平关的? 其二,曹操在占领汉中后不趁势取蜀是否是战略性错误? 其三,曹操为何不走秦岭谷道进攻汉中,而要走阳平关? 一、 当时的军事形势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应当说是一个多事之年。在本年中发生的比较著名的事件包括:曹操攻取汉中、消灭张鲁集团刘
公元208年,周瑜克曹军于赤壁,随即与刘备合兵追击。而仓皇而逃的曹操留宿将曹仁据守江陵,径自北归。 周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周瑜的计划是四面包抄,所以在兵未交锋时,周瑜就派遣部将甘宁攻打夷陵,“宁建计先径进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刘备自己在堵另一路,“备别遣关羽绝北道”,周瑜自己主攻。这时兵微将寡的刘备不失时机的提出:“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
三国时代由于军阀混战的需要,骑兵得到了大力发展。相对的骑兵战术也出现了飞跃。现谨参考《中国通史》的描写来简单叙述一下。 当时各军阀都着力建立骑兵部队。公孙瓒得以威行幽州,屡破胡骑,靠地就是由“善射之士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为白马义从”(后汉书。公孙瓒传)。马腾势力更是以羌胡等少数民族为主体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突骑兵,最近有人认为他还使用了罗马的战术,不过尚且缺乏有利证据。曹操作战,善用骑兵,军中有编有“虎豹骑”(《三国志·魏志&middo
演义中出现了许多的神仙鬼怪,给文章增色不少,但同时也有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在里面,如天命所归,天意难违等等。下面说说其中的几位,戏构小诗,聊以一笑。 南华老仙:碧眼童颜,手执藜杖,黄巾张角的师傅,授张角三卷天书,即《太平要术》。并告戒张角要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化成清风而去。(这个神仙好象不怎么样,眼光还没有刘备好呢,都神仙啦,也算不出张角以后要造反。无怪游戏中经常把他设成妖怪。多半是张角杜撰出来蒙那些无知的教民的。) 碧眼童颜执藜杖, 太平要术洞中藏 可惜收徒眼光短, 一碧
汉末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在我国古代政治家中确实是一位佼佼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为追求天下统一大业而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风范,确实使人敬佩。可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他的短处。对于诸葛亮其人,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都曾有过不少评述,可惜由于历史的局限,或者由于“为贤者讳”之类的思想所囿,抑或由于敬仰之情,不愿言其瑕者甚多,尤其是在他对待和使用蜀国大将魏延问题上更是讳莫如深。《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
公元28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攻打曹魏,身受诸葛亮器重的参军马谡被派往驻守战略要地街亭,而马谡在街亭违背诸葛亮的部署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劝告,主观武断在远离水源的山上安营扎寨,结果曹魏大军蜂拥而至,围困孤山,蜀军大败,马谡失魂落魄灰头土脸地逃回大营致使街亭失守,这就是著名的马谡失街亭的故事。事后诸葛亮上表刘禅免去自己的丞相职务降级三等,并且处斩了主要负责人马谡,这就是有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但是却折射出众多复杂的问题,马谡该不该杀,诸葛亮为何要杀马谡,马谡到底是不是被诸葛亮
滚滚红尘多少梦,考古淘尽英雄。曹操陵墓今安在,疑址虽已现,各家议难同。 今朝遨游网坛上,笑看百家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真假曹操陵,都付笑谈中!
张郃字俊乂,冀州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北]人,魏征西车骑将军,五子良将之一。先从韩馥,后投袁绍,在与公孙瓒的交战中多有功劳。官渡之战时,张郃受郭图陷害,率众投降于曹操,得以重用,随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丸,平马超,斩宋建,灭张鲁,多有战功。后来,张郃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帅,维持败兵。魏明帝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奉命救援陇右,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导致诸葛亮撤兵诸葛亮第四次时,张郃随司马懿前往相拒。后诸葛亮粮尽退兵,张郃追至木门,与诸葛亮军交战,被飞矢射中右膝而亡。
张昭,三国时吴大臣。少时好学,博览群书。二十岁时拒绝应试孝廉而与名士王朗等人讨论时事,深受陈琳赏识。东汉末年张昭避乱扬州。孙策举事时,张昭出任长史、抚军中郎将。孙策器重张昭,有关文武之事均由张昭办理。 孙策死时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则尽力辅佐孙权,迅速稳定了民心士气。张昭敢于直言谏议,曾因违背孙权意愿而一度不让他朝见。孙权称帝之后,张昭因年老多病而辞官,著有《春秋左氏传》和《论语注》。嘉禾四年,张昭去世。孙权素服吊唁并赠谥号文侯。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赞扬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