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浅析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来源:三国友盟论坛 2023-05-29
    2023-05-29

      诸葛亮,是一代贤相,是封建社会最卓越的政治家。可是,自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后,诸葛亮的形象更加引人注目,他几乎成为封建社会理想的“完人”,代替了历史人物而在社会上发生着巨大深远的影响,被不同时代的领导者奉为榜样和楷模。

      在诸葛亮这个人物身上,感人动人的因素非常多,这里着重谈起自爱和爱人。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无论是做隐士还是任丞相,始终遵从自爱爱人的准则。早年的诸葛亮,是个至贫至弱的男孩。幼年时期,他父母双亡,从8岁起,就由叔叔诸葛玄悉心抚养。后来,为了逃避战乱,又离开自己可爱的家乡,跟随叔叔踏上了千里南下的艰难道路。几经风雨,几多坎坷。他们叔侄好不容易来到荆州,有个安身立命的去处,谁料好景不长,叔叔又因病去世了。人世茫茫,举目无亲,一个外乡的飘零者何去何从?从小说的描写看,诸葛亮没有在逆境中退化,消失。相反,困难强化了他奋飞的羽翼,孤独激发出灵感和智慧,他以惊人的毅力,从悲愤中抬起男子汉的头,隐居隆中,躬耕自食。

      高尔基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诸葛亮在隆中,珍惜自然,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可以说他是一位美的生活的组织者,美的生活的引导者,美的生活的感受者,美的生活的创造者。尽管社会大环境四方云扰,战无休时,然而隆中小天地却是人杰地灵,情景异常。那里的人勤劳,智慧,古朴,文明,人际关系亲密和谐,天空中时时飘扬着劳者之歌,智者之歌。这里常来常往的有司马徽徐庶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他们都有惊人的才智,都为隐士,又公认诸葛亮为可安天下的奇才,而且司马徽和徐庶多次极力向刘备推荐孔明。隆中荷锄耕作的老农,具有勤劳的本色,很好的修养气质,对诸葛亮都非常了解与爱戴。至于诸葛亮的家属和家童,一个个让人感到亲切友好,层次很高,正如毛宗岗在第37回评论说:“孔明之童,则极其古淡;孔明之弟,则极其旷逸;孔明之丈人,则极其清韵。”古人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葛亮拥有这样的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确实令人向往。

      隆中的景物更为诱人,那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竹交翠。‘作品中还有一首单道卧龙岗的诗: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岗枕流水;
      高岗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
      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
      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扣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
      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
      专代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作者安排这些内容,写景写人,很好的表现了诸葛亮的心性气质。他所精心营造的隆中,确实是个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至美境界,又映照出自尊自爱的心理和品性。

      隆中,山美,水美,人更美。诸葛亮在隆中保持着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他自尊自爱自强的结果,是他放射的凝聚力使他成了这种自由群体的当然核心,诸葛亮在家难中度过少年时代,于漂泊中迎来青年时代,他正视自己,直面自己,倾听自己,感受自己,追踪自己,不断与自己沟通,放弃对自己的严控,适时恰当的表现自己。在隆中,他发奋学习,到20岁左右时,就已经精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医理、地理、天文、科技等学问,成为博学多识,才华超群的人物。他常以先贤管仲、乐毅自比,周围的人则把他比作周朝的姜子牙、汉代的张子房,称赞他为“天下第一人”、“绝代奇才”。

      在隆中,诸葛亮勤奋学习,广交朋友,适应社会,发展自己,重视行为修养,也不忘仪表风度,被人誉为“南阳美丈夫”。他身材高大,脸色红润,头上经常戴着青丝带编成的精美头巾,身上穿着用漂亮鸟羽制作的外衣,“”。真是潇洒飘逸,气概非凡。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年轻貌美,才华横溢的隆中骄子,并没有目空一切,滥情与色的恶习。小说中写道:“武侯之妻,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查地理,凡韬略遁甲诸书,无所不晓。武侯在南阳时,闻其贤,求以为室。”以至旁人议论说:“莫学孔明择妇,独得阿承丑女。”他一生一娶,伴一而终。这种婚恋观及其对爱情的忠贞不二,显示了本人的自尊自爱,也赢得了别人的钦佩和敬重。

      从诸葛亮出场前后的具体细节描写看,他非常注重自己的风度美,衣着、言谈、举止、交游等,都非常讲究,不带任何世俗气。读者可能会清楚地记忆着:诸葛亮从隆中决策到秋风五丈原,整个人生历程中有潇洒自如的一面,有文雅端庄的一面,有豪放雄健的一面,也有沉稳持重的一面,他是立体的、多元的,也是统一的。尤其可贵的是,他不论在某一时段内表现出以什么为主的美的风度型,又总是给人一老练、沉着、威严和强悍感,以其风度美的崇高特征辐射出强大的磁力,紧紧吸引住周围的人们。

      诸葛亮隐居时,是位才优貌美的帅哥,可是他不搞“毛遂自荐”,轻易投奔当时的风云人物;没像蒋干那样自吹自擂反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上;也没有像扬修那样将才气投入领导的家族争斗,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生活在乱世,时时关心世道,也时时关爱自己。在他并不深知刘备而徐庶又把他推荐给刘备时,他闻言作色,对朋友做了毫不留情的批评:“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即便在他决定出山辅佐刘备时,还向弟弟诸葛均交代说:“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成功之日,即当归隐。”这些,都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和自爱。

      当诸葛亮心灵的门窗被刘备的真诚和大志敲开以后,他放弃了对自己的严控,开始表现自己,把自己推向广阔的社会,与复杂的人事接触,为崇高的理想奋斗。

      善自爱者能自强,知爱人者为人爱。诸葛亮自从走出隆中,登上社会的大舞台,一直放射着“仁爱”与“自爱”的光照,立功力德立言,最终超越肉体的小我,成了永垂不朽的“正果”。

      《三国演义》作为特定时代文化的产物,是在中国古老的传统哲学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其中的主要人物必然体现传统哲学的基本倾向。中国古代哲学高度重视人际关系的解决,十分重视“和”的观念,“和”被看成万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重和”,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行为的突出表现之一。在隐居隆中时,他就创造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美环境。“隆中决策”是天下三分的奠基理论,也是诸葛亮“重和”观念的充分体现。

      小说由此开始直到秋风五丈原为止,诸葛亮一直遵循这一基本国策,在大小近百次战争较量中形象地展示了整体动态平衡和“和战观”。“和”是为了“战”,“战”最终还是为了“和”,和战之中都带有调整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的内容。

      “重和”,导致中国古典美学重点在人,在人格美的探讨的塑造中发展。重德,重人的修养,使道德被赋予人的血液和生命的意义,人格美即道德美,政治、伦理、审美统一于一体,统一于人的审美之中。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极重道德培养,放射着人格美的光辉。他走出隆中后,一直任要职,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不在小。特别是白帝托孤后,他已经成为蜀汉的“一把手”。职权给了他风光,他也经受着职权的考验。诸葛亮出山时,刘备处于“失势众寡,无立锥地”的境况,诸葛亮自己也说是“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诸葛亮审时度势,施展才智,协助刘备作出一系列正确的决策,使他转败为胜,由弱变强,占荆州,据襄阳、称帝于成都……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开创了兴旺发达的新局面。为了巩固蜀汉政权,诸葛亮革去了一些东汉的恶政,“明赏罚,精攻心,善扬能”,采取“以严治蜀”的方针,使自己的国家在当时的三国中很有条理,颇具特色。刘备死后,诸葛亮受托孤之命,集中权力于一身,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朝臣并不感到他有僭越,国内始终保持着和睦稳定的状态,他成为我国封建制度下非常少见的不被君主所忌、同事所谏的善始善终的丞相。在处理君臣关系上,诸葛亮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应该说,小说中的诸葛亮达到了封建时代领导者自我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他认为;“人君先正其身,然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死乱变。”在人生实践中,他继承中国式的古代人文精神以“正心齐家”为出发点的伦理规范,加上以“治国平天下”为核心和落脚点的政治理想,强调个人“正身”对领导效能的影响。诸葛亮虽然位高权重,但很注意发扬民主,虚心听取大家意见,鼓励大家直言。毛泽东曾说:“诸葛一生唯谨慎。”虚心谨慎是诸葛亮的一大特点,也是他能上下融洽,少犯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谨慎并不是谨小细微,失去勇敢和机智。“空城计”是他大智大勇的表现,制作“木牛流马”、“八阵图”又是他创造性的发挥。诸葛亮在这些相冲突的品质中掌握得如此之好,是很不容易的。在诸葛亮的领导行为中,还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一面。作为领导者不可避免会有所失误,当出现失误时,是责怪下级,一股脑儿地把责任推给别人,还是自己承担责任,这是对领导者的考验,也是领导者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诸葛亮在错用马谡后“引咎则躬,布所失于天下”,又请求“自贬三等”,并向大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以待矣。”在个人生活上,诸葛亮不贪不淫,持身严谨。出山前,以躬耕自食;出山后,高官厚禄,仍过着淡泊的生活,所谓“随身衣食,悉仰于官”。在弥留之际,仍强调:“臣死之日,不使内有玉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这是他自爱爱人的又一表现。在个人生活问题上,他可谓“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既无刘备一夫多妻的表现,更无曹操战时寻*的行为。为其不贪不淫,才令人信服,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

      对人,诸葛亮表现出浓郁的领导情感。他关心民众的疾苦,立志要“救生灵于涂炭,到处平夷”。他重视人的作用,注意调动将士的积极性,不虐待士卒,不妄杀俘虏,这些在作品中到处可见。在外交事物上,他公私分明。出使东吴时,面对哥哥的埋怨,他作了这样的情感剖析:“弟既事刘皇叔,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感及私。望兄见谅。”这种无人监督下的自尊自爱和自重,能不令人感怀和敬重吗?街亭失守后,他“大惊”,他“长叹”,心里搁置着沉重的感情包袱。可是,在安排撤退时,他“差心腹人,分路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又差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临危不忘三郡军民,逢难虑及部将家属,滚滚战尘中充满浓郁的人情味。惜军心、爱民意,亲友情凝为一体,是诸葛亮形象有着无穷的魅力。安全撤退后,赵云有功,他赏;马谡有罪,他斩;自己有错,他贬。功过分明,赏罚得体,情感无私。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句话。后来,它成为警句和名言,成了无数个忠公体国者的信条。诸葛亮立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履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表现出崇高不朽的敬业精神。隆中决策后,诸葛亮向刘备表示:“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此后,他为着实现急定目标,冒者生命危险,斡旋于孙权集团,精诚合作周瑜,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占据益州后,他审时度势,以严治蜀,为新建之国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刘备的一意孤行,损伤了国家元气,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安居平五路,保障国家安全,一心一意恢复和发展国家实力。

      从后主即位开始,《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形象时,多爱用“亲自”之类的字眼。“安居平五路”,他亲自秘密调兵遣将;在成都,事无大小,他“皆亲自从公决断”;远征南蛮,他力排众议亲自率兵;南征刚刚班师,他又上《出师表》,决心率部北伐,后主劝阻,诸葛亮说:“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未尝有怠。今南方已平,可无内顾之忧;不就此时讨贼,恢复中原,更待何日?”

      在同司马懿大战的日日夜夜里,诸葛亮忧内患外,劳心费神,发明“木牛流马”,制造“火箭”、“地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身体渐渐露出了下世光景。连对手司马懿都为之感叹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主簿杨隅不忍其过度超劳,劝他不要亲理细事,诸葛亮为之感动,哭着解释说:“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从科学管理角度说,诸葛亮犯了分工不明和不能信任他人的错误。但是,就强化起负责态度和敬业精神看,这些都是催人泪下,过目难忘的故事。

      在抗敌前线,诸葛亮的身体每况愈下,常“扶病理事,吐血不止“。外忧内患的时局,六出祁山的挫折,致使老臣病入膏肓,安排好军国大事后,还强支病体乘车遍视军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此刻,他同朝夕相处的将士永别,他同自己的事业撒手,他同自己的生命长决,怎能不会“彻骨生寒”?其死前的对天呼语:“我不能临阵讨贼矣”,更是从心灵深处吐露忧思悲情,真切地表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气度、丰韵、精神,堪称妙笔。这部分文字,不仅写出贤相末路,也暗示蜀之末路,不仅见壮志,而且见其遗恨。其景悲,其语悲,其人悲,悲婉之情寓于秀丽之美,可谓感人至深。

      由于罗贯中的天才创造,他的《三国演义》成为一部发愤抒情、济事育人的经典;他笔下的诸葛亮不是完人,近似完人,成为历代学者说不完的话题。诸葛亮坎坷的人生历程,忘我的敬业精神,超人的智慧才华,炽热的领导情怀,以及那令人回肠荡气的《出师表》和临终遗言,都在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匡正下,凝聚成具有典型意义的领导行为,为我们研究领导者的素养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标本”。走近诸葛亮,便能领略古代管理文化的苍劲与淳朴;走近诸葛亮,便能体验古老文明活动的悠久与蓬勃,感悟古代学者智慧的深邃与高远。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