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问,
“统一”是政治标准,是政治家的主要职责。曹操、刘备、孙权三个政治家的号召力如何呢?
1、身世:曹操是宦官家庭,地位不高,家财很多。刘备自称是皇室后裔,族属疏远,家庭贫穷。孙权的父亲孙坚是从县吏起家的。可以说,三个成功者,都非权贵。当时,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权贵都失败了。应了俗话“富不过三代”,贵能几代?世事如此。
金缕玉衣是中山靖王刘胜的随葬物。有称刘备是其后裔。刘胜是汉武帝的哥哥,有儿子120多,到刘备,已过去300多年了,所以,宋朝司马光说:“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即便刘备是皇帝的直系亲属。陈胜吴广起义时呼喊过“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刘邦如此,三国如此,历来如此。
政治形势变了。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要拥立刘氏后代。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连世代官宦(非宦官)的袁绍兄弟都要称帝。汉朝的政治号召力随着动乱时间的延长而衰减。对比三个政治主张,哪个符合当时的政治形势,不用数学公式也能得出结果了。
3、政治影响力的衰减,这一现象值得政治家们或统治集团深入思考。三国之中,后代称帝有两个,曹丕和孙权。两人自少年起,就生活在战乱之中,一切利益,不是父兄传下的,就是自己拼打出来的,没有前政权的恩惠,所以,自己称帝,不眷恋汉朝。因此,一个朝代出现大动乱的时间不能超过X年(一代时间)。从黄巾起义,到曹魏建立,是37年。西晋八王之乱16年;唐朝安史之乱8年;清朝太平天国14年。X年还应从社会心理角度去深入研究。总之,汉朝到了终结时,依然要高举汉朝旗帜,缺乏号召力了。
4、政治地理:蜀地易守难攻。地势险要,道路狭窄,不利于大部队调遣和物资运输,不利于大规模进攻。尽管有“木牛、流马”,有破骑兵的连弩和车阵,但是,人总是要吃饭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蜀地称帝的,有东汉初年的公孙述称帝12年。221-263蜀汉存42年。907-925年前蜀存19年。934-965年后蜀存32年。因此,蜀地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其军事重要性在于守,不在于攻。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也是如此。今后,其军事意义更为重要,任何敌对势力不敢在三峡之下布兵。三峡之保卫尤为今后之关键。
5、三国军事特点对比。魏军力最强,而骑兵强于别国;吴军水师强于别国;蜀军步兵强于别国。曹丕两次南征皆止于江,孔明五次北伐皆战于山,东吴将领多怕离船上岸。各国的军事特点,都无法克服地理障碍。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
江山耗尽英雄气,鸣蝉螳螂黄雀候,安知苍鹰在何方?江山深处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