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阳平关之战——以迂为直

     作者:虎虎儿

    观史料,阳平关之战却有其事,《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秋七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馀里,攻之不能拔,乃引军还。贼见大军退,其守备解散。公乃密遣解忄剽、高祚等乘险夜袭,大破之,斩其将杨任,进攻卫,卫等夜遁,鲁溃奔巴中。首先,看看阳平关的地理位置,阳平关位于宁强县西的嘉陵江谷地,是阳平关镇政府驻地,镇区南
    靠鸡公山,北依银屏山,中有子龙山,嘉陵江由东北向西南穿越镇区,三道河与韩家河从东南岸、清河从江北岸汇入,地形复杂,气势雄伟,向以险关要隘著称。阳平关镇是沟通我国西南与西北的咽喉,是陕、甘、川三省交汇处重要的交通枢纽。

    曹操平定汉中,阳平关是关键的一战,《演义》中讲道:却说曹操兴师西征,分兵三队:前部先锋夏侯渊张郃;操自领诸将居中;后部曹仁夏侯惇,押运粮草。早有细作报入汉中来。张鲁与弟张卫,商议退敌之策。卫曰:“汉中最险无如阳平关;可于关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余个寨栅,迎敌曹兵。兄在汉宁,多拨粮草应付。”张鲁依言,遣大将杨昂、杨任,与其弟即日起程。军马到
    阳平关,下寨已定。夏侯渊、张郃前军随到,闻阳平关已有准备,离关一十五里下寨。是夜,军士疲困,各自歇息。忽寨后一把火起,杨昂、杨任两路兵杀来劫寨。夏侯渊、张郃急上得马,四下里大兵拥入,曹兵大败,退见曹操。操怒曰:“汝二人行军许多年,岂不知‘兵若远行疲困,可防劫寨’?如何不作准备?”欲斩二人,以明军法。众官告免。操次日自引兵为前队,见山势险恶,林木丛杂,不知路径,恐有伏兵,即引军回寨,谓许褚徐晃二将曰:“吾若知此处如此险恶,必不起兵来。”接着,曹操又看张卫寨栅后,操扬鞭遥指,谓二将曰:“如此坚固,急切难下!”在遭到汉中军马伏击后,两边相拒五十余日,只不交战。

    从局势上有军事头脑的人都会看出,这种局面如果继续的话,对于劳师远征的曹操来说非常不利,罢兵将意味前功尽弃,曹操现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这时,曹操传令退军,贾诩曰:“贼势未见强弱,主公何故自退耶?”操曰:“吾料贼兵每日提备,急难取胜。吾以退军为名,使贼懈而无备,然后分轻骑抄袭其后,必胜贼矣。”贾诩曰:“丞相神机,不可测也。”于是令夏侯渊;张郃分兵两路,各引轻骑三千,取小路抄阳平关后。曹操一面引大军拔寨尽起。这样,曹军出其不意的夺下了阳平关。

    《孙子兵法-军争》中,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一书中,他总结了从古希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近30次战争,280多场战役,提出了“间接路线”战略理论。其特点为:

    一、战略是一种分配和运用军事手段以求达到政治目的艺术,它所研究的不仅限于兵力的调动,而且要考虑调动的结果。

      二、战略的成功取决于对“目的”和“手段”的正确算计、结合和正确运用。战略的目的在于破坏敌人的稳定性,战斗只是达成战略目的的手段之一。最完美的战略是那种“不必经过严重战斗而达到目的的战略”。

      三、破坏敌人的稳定性的方法包括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选择抵抗力量最小的路线对敌人实行迂回或前出到敌人后方要比对敌人实行正面进攻更利于破坏敌人的稳定性。真正的间接路线必须同时考虑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四、战略分为战略和大战略两个层次。大战略的目的在于调节或指导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所有资源以求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所以更应该重视整体力量,即财政、外交、商业和道义上的压力。战略则是大战略在较低阶段的运用,只限于研究与战争相关的各种问题。

    五、作战的最基本原则是分散敌人兵力和集中己方兵力,或者说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方法是己方分散,引起敌人分散,然后才是自己集中。

    六、战争有八条原则。一是“根据自己的手段来选择目标。”二是“时刻记住你的目标。”三是“选择一条敌人最想不到的行动路线。”四是“沿着抵抗力量最小的路线行动。”五是“选择一条可以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标的作战路线。”六是“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七是“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你的实力去实行进攻。”八是“当一次尝试失利后,不要沿同一路线和采取原来部署再次发动攻击”。

    可见,兵家取胜的一般规律是手段与目的的相反,以退为进,以迂为直关键是造成对方心理的错觉。无论古今,在攻坚战中,进攻者兵临城下,一切处于主动中,往往求胜心切,多从正面连续攻击,或者进行围困,而很少有人去想以以退为进,以迂为直的战法,张飞在巴郡收严颜时,也曾运用这种明暗结合,奇正相兼战法。

    反观曹操计策所以成功,是因为:

    一、先头部队失利。

    二、双方对峙近五十日,曹操后勤保障困难。

    可见,一切谋略的实施必须把握好时机,在客观形势发生转机和对手心理变换的结合点上用智,方能恰到好处,大见功效,如:抹书间韩遂

    阳平关之战,罗老先生在不经意间刻画敌对双方心理活动,又给我们以启迪:骨头如何啃?

    本文相关人物: 曹操 夏侯渊 张郃 杨昂 杨任 张鲁 张卫 贾诩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