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马超围冀城多天,城中饥困,凉州刺史韦康不愿百姓再受苦而欲降,赵昂进劝但不为所纳。后马超背信弃义杀韦康並劫其子赵月为人质,把他送至南郑。欲以此要迫使赵昂为己所用。后与梁宽、赵衢、庞恭、杨阜等结谋为康报仇,並举兵讨伐马超。马超兵败遂弃城,投奔张鲁。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得张鲁之援后马超复寇,赵昂与妻子王异坚守祁山三十天至夏侯渊的救兵解围,其子赵月终为马超斩杀。自冀城之难,至于祁山,赵昂出九奇策。其后曹操大封讨马超的十一位功臣为侯,赵昂受封的机率很大,但由于史无明文故不能完全确定。
附注:据严耕望所著的《两汉太守刺史表》中所载,赵伟璋应是灵帝时任职益州刺史,那代表《列女传》王异是先嫁予这人后才改嫁,但由于古代女性改嫁是人生的转捩点,不太可能沒有像蔡琰般交代清楚。或许是漏脫。
《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所载黄忠军所杀的曹操所署的那个益州刺史赵颙,发音和字形上差別太大,不太可能是传抄上出错,即像费耀在《魏书》和《蜀书》不同名字的机率很少;同时也沒有证据表明赵昂其后像李严和陆逊改名。
赵伟璋沒有名,不能因为是同郡同姓同字人就断言他俩为同一人;刘岱的字公山是通常对应岱而改的,昂基本是对应子高或公高;若像《后汉书 列女传 阴瑜妻条》中提及荀爽之女荀采后改嫁予同郡的郭奕,但由于郭嘉有本传,从年岁上可以推算这位郭奕不可能是郭嘉之子郭奕,无奈赵昂或祖父辈无传,所以从现有资料中根本无法断定赵伟璋、赵昂和赵颙是否同一个人,根本无法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