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睿拍-拍照读世界
  • 当前位置:数字三国 > 三国文史 > 正文
  •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虚构的

     作者:武陵渔樵 来源:新浪博客

      <;<;三国演义>;>;对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的故事作了精彩的描写,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这个故事是否真实,还得认真研读<;<;三国志>;>;等正史。"三顾茅庐"典自西晋人陈寿编撰的<;<;三国志。蜀书>;>;,书中记载了诸葛亮<;<;隆中对>;>;、<;<;前出师表>;>;两文,文中语焉不详提到"三顾"之事,细究起来却让人疑窦丛生,只能得出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很有可能是虚构的。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里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据史载,刘备徐州兵败来到襄阳之际,诸葛亮不过20来岁的白面书生。他为了投靠刘备,先请徐元直、司马徽等人为其打广告造舆论,然后寻找机会拜见刘备。由于他所谓<;<;隆中对>;>;的一些战略思路和刘备不谋而合,刘备自然十分高兴,但不可能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而"三顾茅庐"。几十年后,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自我渲染,目的是为了吓吓后主刘禅和满朝文武,以树立自己在蜀汉的绝对权威。好在刘备、关羽张飞三个当事人已不在人世,他编造的故事已无人对质。后来陈寿在编撰《三国志》中录用了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罗贯中又据此充分发挥文学想象,以假乱真。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因而有关诸葛亮的记载也难免似是而非。

      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三国志》也有其不足之处,不可不注。

    本文相关人物: 刘备 陈寿 诸葛亮 韦曜 王沈 司马徽 刘禅
    阅读:
  • 相关阅读
  • 推荐专题
    热点人物
    美团红包
    三国演义电子辞典